2025年8月18日上午,由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东北财经大学科研处及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科普进校园”活动在笃行楼707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华罗庚‘双法’思想”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49所国内高校及西澳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海外院校的155名师生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人民的数学家”:从理论高峰到实践沃土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长关忠诚研究员作为主讲人,以华罗庚先生的生平为脉络,生动阐释了其“顶天立地”的科学精神。华罗庚先生不仅是解析数论领域的国际权威,更以“数学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将优选法与统筹法应用于国家建设一线。关忠诚通过经典案例,如华罗庚用“箭头图”优化煤矿运输流程使运力翻倍、用黄金分割法提升大庆油田焊接工艺等,揭示了数学如何从抽象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引擎,深刻印证了“科学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
时代回响:华罗庚精神的当代启示
关忠诚指出,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迅猛发展的今天,华罗庚“双法”思想仍具深远意义。他强调,科技工作者需兼具“顶天”的学术追求与“立地”的实践情怀,并特别引用华罗庚“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誓言,激励青年学子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中寻找平衡。现场师生就“数学方法在现代供应链优化中的应用”“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内涵”等问题与主讲人展开热烈讨论。
跨界共鸣:多校师生共话科学传承
本次活动打破校际界限,为国内外高校师生提供了跨学科交流平台。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博士生表示:“华罗庚先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对我们攻克智能制造中的算法难题极具启发性。”而国防科技大学的一名管理学教授则认为,“双法”蕴含的系统思维对经济模型构建仍有借鉴价值。
作为东北财经大学“科学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磅环节,本次讲座不仅弘扬了华罗庚先生的学术遗产,更强化了青年一代对科学家使命的认知。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出融合科学史与前沿动态的科普活动,助力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