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纪念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诞辰115周年,11月12日,“攀登与奉献:华罗庚的科学人生”展将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开展。展览由中国优选法统筹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浙江科技出版社、杭州市科技合作促进会承办,得到了金坛华罗庚纪念馆支持。
本次展览通过“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知识分子的杰出楷模”“声名远播的社会活动家”“甘为人梯的伟大教育家”“同甘共苦亲情温暖”“攀登高峰丰碑永恒”六个部分,展示了华罗庚作为杰出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不平凡的一生。
华罗庚从初中毕业文凭起步,自强不息,自学成才。他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与发展,留下10多部专著和200多篇学术论文,是我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华氏定理”和“华-王(元)方法”载入国际数学史册。他走遍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优选法”“统筹法”,是我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他甘当人梯,培育英才,指导培养了陈景润、王元、陆启铿、万哲先等一大批数学研究事业的接班人。他终怀赤子之心,抗日战争期间及新中国成立后,两次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把自己的才智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
20世纪30年代,华罗庚在英国剑桥大学。
1938年从英国学习归来的华罗庚回到祖国,在西南联大任教,这是他和家人在昆明的住宅前留影。
1950年在回国轮船上,后排左二为华罗庚。
1953年,华罗庚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撰写论文。
1974年,华罗庚在农村调研,了解应用统筹法科学种田获得丰收的情况。
1980年华罗庚(前排左三)与学生们在一起。
“攀登与奉献:华罗庚的科学人生”展展期约一个月。让我们走进展厅,感受一位科学巨匠如何用一支笔、几张纸,谱写现代数学的华章,如何以一生的攀登与奉献,铸就永恒的精神丰碑。
谨以此展纪念华罗庚诞辰115周年,缅怀其科教报国的贡献,弘扬其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激励一代代莘莘学子勇攀科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