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纪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数学家华罗庚纪念活动

纪念大会领导、嘉宾原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李虞庚讲话
发布时间:2017-09-29 18:04:44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在纪念敬爱的华罗庚教授百年诞辰之际,非常感谢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组织了这次纪念大会,缅怀华罗庚教授的卓越成就,并给我一个机会,追忆华罗庚教授在大庆推广“双法”的实践历程以及对大庆油田做出的贡献。
        敬爱的华罗庚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五年了,在华老百年诞辰之际,抚今追昔、浮想联翩,往事一幕幕呈现在眼前。华老是最让我敬重的伟大的数学家,早在我少年时代的中学时期就对华老的事迹产生了敬重之情,他是四十年代青年学子共同向往的杰出人物。在大庆会战的岁月中,我们有幸读到华罗庚教授“统筹法平话”一书,这本书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引入到数学领域之中,在我们心中撒下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一棵种子。
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华老率领小分队多次来大庆推广优选法、统筹法, 使我有更多机会与我渴望多年的前辈有更多的接触。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的接触更加广泛,对华老的治学、为人有了更多的了解,这些点滴往事使我终身难忘。
        1964年后,大庆石油会战得到中央的肯定和表彰,当时油田上按照“两分法”的指导,大找差距,其中有一条就是我们感到在生产组织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在钻井、基建、采油等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生产领导干部有疲于奔命的现象。我们就想进一步在完善生产岗位责任制基础上,搞出一套更好的管理方法。恰逢这时,从华教授“统筹法平话”中“煮开水泡茶”等日常生活的统筹,得到启示。于是我们发动群众,首先在油田开发中的先锋队伍钻井指挥部开始学着搞统筹,初步总结出一套以钻井搬迁、安装、运行为主要矛盾线的单井“一到八到”、“正点到达”等统筹运行生产组织管理办法,使钻井生产显得比以前有条不紊和均衡了。那个时候就尝到了搞统筹的甜头。“文革”中我们还曾听说华教授传播0.618优选法,后来一直到1972年11月,华教授率小分队亲临大庆帮助推广“双法”,那时候在大庆油田掀起了学习应用双法的热潮。
        大庆油田推广应用“双法”与经济数学也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初级向高级、由单一项目到项目的组合和大型复杂的系统的发展过程。如从单优选到广优选,从生产工艺搞优选到生产组织管理搞统筹。收到了明显的效益。比如1973年,我们开发喇嘛甸油田,那是大庆会站中的很大战役,一个年产上千万吨原油的大油田,要在一两年内投入正式开发,从设计、钻井、施工、采油等方面,不进行统筹安排是不行的,我们发动技术干部和广大工人,层层应用统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时在国家需要石油紧迫的情况下,使喇嘛甸油田开发,达到当年设计、施工、投产的高水平。
        粉碎四人帮后,华老又多次来大庆,当时他正在撰写“国民经济大范围的优化”一文,我们之间的交谈更多,受益更大。当时大庆油田正处在实现第一个十年稳产和制定下一步工作目标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向华老提出如何优化大庆油田开发规划的问题,华老慨然允诺,指示小分队帮助大庆油田为规划出力。从1983年开始我们油田应用“双法”又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即如何将电子计算机、管理科学、经济数学结合起来,对规划、决策、方案优选进行研讨,向决策科学化迈进。我们所从事的油田开发问题,是受多因素制约的,地质、地理条件不一样,措施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确实存在着一个优化的概念,如果用优化的概念去指导我们的决策,那就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过去我们在决策方面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制定计划、确定开发方案和生产建设的部署,缺少优化的概念和科学的方法,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多,每次油田开发方案需要管理局最后决策时,一般情况是有关部门准备拿两至三个方案,供领导选择,由于确定方案以前,有些工作缺乏数量上的概念,这就只能人为的定性,对不同方案加以比较,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有高中低三个方案可供选择,一般总是选择中间方案。如果只有两个方案,往往在这两个方案之中找一个平均值的折中方案,这是我们在经验决策讨论解决问题中屡见不鲜的情况。从开展方案优化以后,我们感到,讲优化本身就是必须明确得出定量的概念,要从定性走向定量或半定量,这本身就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科学性。大量的实践促使我们在规划方案中确定优选的概念,在决策上确定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化,我们这些初步的认识在华罗庚教授的启发下不断的深化。
        按照当时的条件我们能使用的最好手段就是长城0520台式计算机,这时华老鼓励我们说: “小题大做是假斯文,大题小作才是真本事”。他的意见就是用仅有的比较简陋的手段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而不是把一个普通问题搞得很神秘故作玄虚而夸大。这项课题从1984年开始经过两到三年,华老多次来大庆,向油田领导和技术干部讲授了“数学方法与国民经济”的学术思想,开拓了视野。针对大庆油田保稳产、降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利用数学模型和方法,把大庆油田作为一个大系统来考虑,找到全油田全局性的优化途径,对油田规划优选方案进行研究。在这个课题中华老率领小分队从上万口油井中分析出油井的指数递减,调和递减、双曲递减等三种方式,为油田各区块建立数学地质模型,应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非线性整数规划,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运算,采用布局/分配优化模型(location-allocation)、网络优化技术和分支定界方法等模型,规划电力和油气管道的设计思路。但是遗憾的是这个课题还未完成华老已先逝而去。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把“大庆油田开发与地面工程方案优选的研究”评为软科学二等奖。在此课题上报之前,我曾提出这是华老和小分队的功绩,不应该把我列入,但小分队告诉我这一项目是华老和“你”(指我)共同组织的,华老多次提到这个提议是两法应用的大实践,我也无法继续坚持,在得奖名次上位列第二位,据说软科学评比中最突出的是我国人口控制理论的研究,大庆的这个课题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1987年初,又在大庆启动了“大庆三维地质模型DYDM系统”、“油田地面工程节能优化研究”、“大庆石油管理局局级信息、计划与控制系统”三个项目,上述项目均获得了国家或省部级奖励。
        在我和华老的相处中,华老的治学态度确实令人折服,他常讲“下棋要必找高手、弄斧要到班门”,这充满了对人生的挑战,他鄙视那些只图虚名不干实事的“学问家”,他曾说“一跃龙门身价百倍,岂不知龙门之下沃野千里”他倡导的是要扎实做事,不能只图虚名。同时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也给予我很好的教育,一次我们在聊天中谈到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人才的故事,其中涉及了一个人,我并未注意,第二天华老给我的儿子送了一本笔记本,上面写了一段话,把我们聊天的内容写上去了,原来是他说的那人的名字有一点小误,就自己更正了。1984年华罗庚送我一本书“高等数学引论(余篇)”,他在书前写着“虞庚同志指正”,还口头告诉我,这本书里有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我对此本是门外汉何谈指正,只是能感觉到华老对国家遭受十年浩劫的无限愤懑,因而我一直珍重保存着这本书。在一次聊天中他称与我“虽同庚实非同庚”意思是我们两人的名字都有一个庚字,但相差几乎二十岁,华老是我的前辈又是良师,我岂敢以“同庚”相称。华老经常讲人不能怕苦,在国家大三线建设时华老要去现场,大家都劝他不要去,他说我已经五十多岁了,年岁只能一年比一年大,现在不去以后更不能去,我宁可死在讲台上,也不愿老年死在病床上,华老的逝世确实是在1985年,倒在讲台上,他把他最后的岁月贡献给他毕生奋斗的事业。华老还对我说搞学问要基础宽,钻得深,迈出去,华老从数学研究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它从高等代数谈到微分几何,华老的意思是研究问题不是都从零点开始,达到一个高度后要向另一高度(领域)前进,不是又回到原来的起点,华老的说法涉到了数学领域的多个方面,我不熟悉这个领域,但是从研究问题的思路来讲无疑是正确的。
         华老离开我们已经二十五年了,今天我们缅怀华老,要用华老的精神鼓励和鞭策自己去不断创新,不断钻研。我们要向华老报告,您曾经关心并为之付出心血的大庆油田,在持续高产稳产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后,如今又开始了建设百年油田的新征程。您所传授的优选法已经在油田有着很好的应用并为油田的开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庆不会忘记您,中国石油人永远怀念您!